“民生为大”援疆行|广东援疆教师姚春霞: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孕育生机
“这些白杨树就像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戈壁与绿洲交织的家园。”姚春霞说,“每当风沙袭来,它们就用坚韧的躯干抵挡;每当烈日炎炎,它们就以浓密的枝叶投下清凉。我希望自己成为白杨树一样的人。”
“这些白杨树就像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戈壁与绿洲交织的家园。”姚春霞说,“每当风沙袭来,它们就用坚韧的躯干抵挡;每当烈日炎炎,它们就以浓密的枝叶投下清凉。我希望自己成为白杨树一样的人。”
从长江之滨到西北边陲,一批批咸宁教师接续奔赴新疆温泉县,以行动铿锵作答“援疆三问”。今天,让我们走进其中六位教师,聆听他们用粉笔丈量万里征途的故事——在离家四千公里的校园里,他们悄然书写着润物无声的育人诗行。
9月15日至18日,市委书记姚华明率营口市党政代表团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以及乌苏市,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各项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其间,代表团到乌苏市第一中学看望慰问全体援疆教师,带来了家乡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和田地区皮山县,有一群来自安徽的援疆教师,他们跨越万里,将知识与希望的种子撒播在戈壁绿洲。来自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会宫中学的援疆教师汪久松,不仅躬身教学,更将心血倾注于培养青年教师——尤其是刚步入教育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助力他们实现扎根家乡、
从太行山到天山,从黄河水到天池月,跨越的不仅是两千多公里的地理距离,更是一段关于爱与奉献的心灵旅程。山西援疆教师们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他们跨越山河,只为那一声声“老师”背后沉甸甸的责任。9月10日,在这个专属教师的节日里,“晋疆一家亲,共叙山河
自2021年9月踏上援疆路,张志华已在克州阿克陶县雪松中学耕耘四年,如今他仍以江西省第十一批援疆教师的身份坚守岗位。在教学中,他熟练运用学校“三四四四”高效课堂分层式教学法,课堂氛围鲜活有趣,深受学生喜爱,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学习模范班级。2024—2025学年